A股惊魂夜:谁在裸奔?韭菜血泪控诉!

2025-03-14 19:43:49 股票账户 author

A股:热点散去,谁在裸泳?

2023年3月13日,A股的绿色让人有些刺眼。和讯投顾刘昌松的文章,读来却字字诛心。一句“市场亏钱效应明显,操作难度显著增加”,道出了多少散户的辛酸?指数跌幅不大,沪指象征性地跌了0.39%,收于3358点,但背后的个股哀嚎遍野,超过1000只股票跌幅超过3%,5%以上的也不在少数。这种“指数维稳,个股崩盘”的局面,像极了皇帝的新装,当潮水退去,才知道谁在裸泳。

前期热门,今日坟墓

刘昌松提到,跌幅居前的,都是前期热门板块,那些曾经被散户资金疯狂追捧的“香饽饽”。这种现象其实并不难理解。在资本市场里,人性的贪婪和恐惧被无限放大。当一个概念被炒热,散户往往蜂拥而至,生怕错过“最后一班车”。然而,当泡沫破裂,最先被套牢的,往往也是他们。

这让我想起2015年的创业板。那时,各种“互联网+”概念满天飞,创业板指数一路飙升,无数人趋之若鹜。然而,泡沫破裂后,多少人血本无归?至今,创业板仍未回到当年的高点。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,只不过换了一批韭菜而已。

技术分析:安慰剂还是预警器?

刘昌松还提到了技术分析,例如MACD、KDJ死叉,“M头”形态等等。这些专业名词,听起来很高大上,但实际上,技术分析的有效性一直备受争议。索罗斯就曾公开表示,他并不相信技术分析。

在我看来,技术分析更像是一种安慰剂。当市场一片茫然时,人们需要一些东西来寄托希望,哪怕这些东西并没有实际意义。当然,技术分析并非一无是处。它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市场趋势,但绝不能将其视为圣经。过度依赖技术分析,反而可能被市场所迷惑。

谁该为散户的损失负责?

每次股市下跌,总有人问:“谁该为散户的损失负责?”是监管不力?是机构操纵?还是股评误导?

我认为,没有人能为散户的损失负全责。最终,还是要怪散户自身。缺乏独立思考能力,盲目跟风,轻信谣言,这是散户的通病。当然,这并不是说监管机构和市场参与者就没有任何责任。监管应该更加严格,打击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,保护投资者权益。股评应该更加客观,避免夸大其词和虚假宣传。

但是,归根结底,投资是一项风险自负的活动。没有人能保证你一定能赚钱。如果你没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,最好还是远离股市。与其把钱交给别人,不如投资自己,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。只有这样,才能在股市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
(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股市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)

发表评论:

最近发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