惊魂周二:反弹的挣扎与市场的迷茫

2025-03-13 14:30:04 股票账户 author

周二市场:低开高走背后的挣扎与反思

周二的股市,可以用“惊魂未定”来形容。受到外围市场不利消息的影响,沪指低开30点,创业板低开27点,市场一片哀嚎,仿佛世界末日。然而,剧情却出人意料地发生了反转。

市场的“自我救赎”?

开盘后不久,沪指在3334点触底反弹,试图收复失地。午后虽略有回落,但尾盘却强势拉升,最终沪指收涨13点,创业板也勉强翻红。表面上看,市场似乎完成了“自我救赎”,但仔细分析,却发现其中隐藏着不少问题。

从数据来看,上涨个股确实多于下跌个股,涨跌比例接近4:3,多方占据微弱优势。但别忘了,开盘时可是超过5000只个股下跌,最终能扭转局面,不过是少数权重股在苦苦支撑而已。这让我想起2015年的股灾,当时也是少数权重股拉抬指数,掩盖了大部分中小盘股的惨跌。这种“虚假繁荣”能持续多久?

领涨板块的“真”与“假”

盘面上,酿酒、军工、旅游等板块领涨,而前期热门的汽车、互联网、半导体等科技概念股却跌幅居前。这种轮动,看似正常,实则透露出市场对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迷茫。

  • 传统行业的“困兽之斗”: 酿酒、旅游等板块的上涨,更像是超跌反弹,而非基本面改善。疫情对这些行业的冲击是长期的,短期反弹难以改变其颓势。以旅游业为例,虽然国内游有所恢复,但出境游依然受限,整个行业的盈利能力大打折扣。(数据来源:中国旅游研究院《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》)
  • 科技股的“高处不胜寒”: 前期涨幅过大的科技股回调,是正常的市场行为。但也要警惕,这是否意味着市场对科技股的估值开始重新审视。毕竟,很多科技公司的盈利能力,远未达到其股价所反映的水平。

“高抛低吸”的幻觉与现实

不少“专家”都在鼓吹“高抛低吸”的波段操作,但这种策略真的适合普通投资者吗?

诚然,如果能准确判断市场的高低点,通过波段操作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。但问题是,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?绝大多数投资者,都是在追涨杀跌,最终亏得一塌糊涂。

我个人对这种“高抛低吸”的策略持谨慎态度。一方面,普通投资者很难准确判断市场的高低点;另一方面,频繁交易会增加交易成本,降低投资收益。与其追求短期的波段收益,不如选择优质的标的,长期持有,分享企业成长的红利。巴菲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,他坚持价值投资,长期持有优质股票,最终成为了世界首富。(参考:《巴菲特传》)

股市“专家”的真面目

股市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“专家”,他们有的男扮女装,有的夸夸其谈,有的只会事后诸葛亮。他们利用散户的无知和贪婪,诱导投资者追涨杀跌,从中牟利。

对于这些“专家”,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,不要盲目相信他们的话。更不要轻易将自己的血汗钱交给他们打理。

记住,股市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地方,没有人可以保证你稳赚不赔。只有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,才能在这个市场中生存下去。

发表评论:

最近发表